目前分類:藝術-心理學 (4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學員問:

 

賽德克巴萊中的莫那魯道,在原型卡人格是屬於哪種?

 

一般都認為是戰士,其實不然

 

 

 

 

 

 

 

 

 

 

Warrior 戰士士兵、打擊犯罪者、Amazon女英雄、傭兵、槍手
「光明屬性」
1.
力量、技能、訓練及堅強意志、英雄主義、禁欲主義、為了征服自我而犧牲自己。
2.
表現出肉體的力量以及具有保護及爭取你權益的能力。
3.
與下列特質有關連:無敵、忠貞以及從孩童轉變成大人的歷程。
4.
也可能是指女性,就像在傳說中亞馬遜族的女戰士;有些女性會解放及保護那些急需抗爭的人們。
5.
士兵及傭兵是一種變異,他們是受雇的殺手,在完全不顧後果之下出賣自己的力量。
6.
槍手及Samurai顯示你傾向於渴望獨立及自我防衛的特質,但他們也背負著掠奪者的歷史包袱。
7.
最有助益方面,會在你們為一個不公義或純私利的目標而汲汲營營時,提出警告。
8. Dan Millman
Chogyam Trungpa等是靈性戰士的先驅,他們引導你們接觸到經典戰士的特質,如英雄主義、禁欲主義以及為了征服自我和掌控自我所做的犧牲。

~~生命課題~~

尋求如下的生命特質: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需要,就獻身於英勇的戰鬥。

 

 

 

戰士不同於烈士,主要是戰士聽命於長官而出任務

 


 

 

 

Martyr 烈士殉道者
「光明屬性」
1.
學習為自己和一個目標服務的高尚情操。
2.
有堅持信念的勇氣,甚至於為理想而死。
3.
為著他人可以在精神上或政治上得救贖的理想而受苦。

~~生命課題~~
尋求如下一種模式:不計後果地自我奉獻於造福他人的理想上。

 

 

 

 

 

總結:

 

莫那魯道是為了理念去打這場戰,並非聽命於人的。

 

所以在原型卡代表的是「烈士」。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lf.Fulfilling.Small_  

 

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我應驗預言由RosenthalJacobson提出,係指個人對自己或他人的心理期望,將會影響個人或他人行為,而導致預先的心理期望在個人或他人往後的行為中驗證。

亦即一個人期望他人成功,他人就會成功;反之期望他人失敗,他人就會失敗,故亦稱之為期望理論。

 

白話文就是:

當自己覺得是不值得被人喜愛的,那麼會一直抱怨找砸,把周遭他人都趕走了;於是更加應驗自己是不值得愛、是個不可愛的人。

所以要小心看管自己的每一個念頭,因為預期是會影響每一個動機,然後結果是會被你自己創造出來的。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快樂

讀書學習,會讓大腦成為意識;再次練習,會讓這學習習慣

成為下意識;直到連夢境都出現相關練習,而會成為無意識


那麼就會成為我們直覺裡面的資料庫,而不是憑空而來的。


這個資料庫可能來自小時候的學習,也可以是累世的學習,

我們靈魂記憶中會存放著,只要再去喚醒再次學習。


所以我們不要害怕閱讀或去上課學習,因為這些都會成為

己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拿回力量的其中方法。

祝福學習快樂!!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36    

 

Sigmund FreudAustria 1856-1939最著名的主張是「冰山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有意識的層面只是這個冰山的尖角,其實人的心理行為當中的絶大部分是冰山下面那個巨大的三角形底部,那是看不見的,但正是這看不見的部分決定着人類的行為。

 

 

佛洛伊德的學生,Carl Jumg(卡爾 榮格)

提出人們潛意識中第一層是個人潛意識(personal unconscious):

他在意識層面之下,包含許多被壓抑、忽略的記憶,每個人獨特的潛意識,都是由個人過去的經驗所形成的。

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是第二層:

包含我們從遠祖時期開始累積傳承的經驗,因此榮格認為,有相同的遠祖的人們,基本上會有相同的行為與潛意識。

【原型】 (Archetype):一種祖傳、特殊的覺知與行動方式。

特別重要的是:

面具(persona):人格中對外公開呈現並願意與他人分享的部份。

陰影(shadow):我們的恐懼、憎恨甚至邪惡念頭的部份,我們將此對外隱藏,甚至連我們自己也無法察覺。

 

 

icemontant

 

薩提爾(Virginia Satir)

 

薩提亞模式中的個人冰山理論的隱喻。

薩提亞的冰山理論,實際上是一個隱喻,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心理治療師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過來訪者的表面行為,去探索來訪者的內在冰山,從中尋找出解決之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認識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會改變。

薩提亞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湧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揭開冰山的秘密,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照片來源:網路

參考書單:普通心理學(PATHAYS TO PSYCHOLOGY,Robeqt J. Sternberg)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axlSbSy_mjzJijk0JKTmw  

 

 

榮格VS曼陀羅

 

1933年第一次提出曼陀羅與個性化演講。

1950年發表「論曼陀羅象徵」。

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首先將東方的曼陀羅概念介紹到西方世界他認為所畫圖形代表了自我Self)

在最外圍有一個大圓,整個大圓所包含的區域即形成曼陀羅意象,中心的小圓在此代表自我,基本的曼陀羅是由中心的小圓(或象徵符號)開始擴散,曼陀羅之內有城牆、道路、守護者、伴侶、資源等象徵圖案,可以讓受過訓練的治療師從各種面向分析。

曼陀羅﹝mandala﹞是榮格所發展出來的,是當他在經歷生命困頓時所尋找出來的轉化方式。

 

榮格附加了一個有關曼荼羅所具有的形式特征的列表,以便於人們對其進行想象:  

    
圓型、球型或蛋型的形狀。  
    
壇場被精心制作成花(玫瑰或蓮花)或車輪的樣子。  
    
其中心由一個太陽、星星或十字架表示,通常具有四或八或十二道光芒。  
    
其圓型、球型與十字架形狀通常被表性為轉輪狀(萬字飾)。  
    
壇場被表現為一條圍著一中心盤旋的蛇,或者是環型的或者是螺旋型(俄爾甫斯之蛋)。  
    
圓形的扯平測長法,采用置於正方形中的圓形或置於圓形中的正方形的形式。  
    
城堡、城市和庭院主題,方形或圓形。  
    
眼睛(瞳孔和虹膜)。  

 

他說如果曼陀羅突然出現在一個人的夢裡或是藝術創作中,通常表示這個人正在經歷一段自我認知或覺醒的過程。根據榮格的理論,曼陀羅圖形象徵內在療癒和整合的場所。透過曼陀羅的創作,我們通常會在過程中經驗到種種不同的心理變化,深層的記憶或情結往往會在過程中不經意地浮現出來,有些可能被有意識地覺察到,其他則是一閃而過。這些覺察及心理變化在冥想、自動書寫、睡夢等身心放鬆狀態時也會出現。

        

在古典的涵義中,提到世界上有神的存在,創造一個空間,一個像是神殿般地神聖的空間,在這氛圍之下人開始轉化,此為內在空間,透過畫而創造出一個空間,讓自己成為一個有中心的人,在畫的過程中不斷地想像跟自己內心的神聖(信仰)共處。

圖畫是一種內在語言的象徵,從自我對話裡靈魂意象趨向於完整,也是一種個體化的歷程。創造一個空間去承認及培養與本質我(self)的關係,藉由創造來傾聽內在的語言,達到修復自我與宇宙的關係。

 

參考:榮格有關曼荼羅的著述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佛洛伊德的理論,人格是一個整體,這整體包括了三部份,分別稱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中的三個部分,彼此交互影響,在不同

 

時間內,對個體產生不同的作用。

 

本我(id

 

  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部分,從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構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如飢、渴、性三者均屬之。本我中之需求產生時,個體要求立即滿足,故而從支配人性的原則言,支配本我的是唯樂原則。例如嬰兒每感飢餓時即要求立刻餵奶,決不考慮母親有無困難。

 

 

 

自我(ego

 

  是個體出生後,在現實環境中由本我中分化發展而產生,由本我而來的各種需求,如不能在現實中立即獲得滿足,他就必須遷就現實的限制,並學習到如何在現實中獲得需求的滿足。從支配人性的原則看,支配自我的是現實原則。此外,自我介於本我與超我之間,對本我的衝動與超我的管制具有緩衝與調節的功能。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結構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於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範的教養而逐漸形成的。超我有兩個重要部分:一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為符合自己理想的標準;二為良心,是規定自己行為免於犯錯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從支配人性的原則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則。

 

 

 

人格發展

 

  人格發展的順序,依次分為五個時期。其中前三個時期是以身體的部位命名。原因是在六歲以前的個體,期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是靠身體上的部位獲得滿足的。因此這些部位即稱性感帶區。

 

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期

 

  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總離不開性的觀念,所以他的發展分期解釋,就被稱為性心理發展期。

 

 

 

1口腔期(oral stage,0~1歲)
  原始慾力的滿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嚥等活動獲得滿足。嬰兒的快樂也多得自口腔活動。此時期的口腔活動若受限制,可能會留下後遺性的不良影響。成人中有所謂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發展不順利所致。在行為上表現貪吃、酗酒、吸煙、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觀、依賴、潔癖者,都被認為是口腔性格的特徵。

 

 

 

2肛門期(anal stage,1~3歲)
  原始慾力的滿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時所生的刺激快感獲得滿足。此時期衛生習慣的訓練,對幼兒言是重要關鍵。如管制過嚴,可能會留下後遺性的不良影響。成人中有所謂的肛門性格者,在行為上表現冷酷、頑固、剛復、吝嗇等,可能就是肛門性格的特徵。

 

 

 

3性器期(phallic stage,3~6歲)
  原始慾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獲得滿足。此時幼兒喜歡觸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質上已算是「手淫」的開始。幼兒在此時期已能辨識男女性別,並以父母中之異性者為「性愛」的對象。於是出現了男童以父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母親的現象,這現象稱為戀母情結,同理女童以母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戀父親的對象,則稱為戀父情結。

 

 

 

4潛伏期(latent stage,7歲至青春期)
  七歲以後的兒童,興趣擴大,由對自己的身體和父母感情,轉變到周圍的事物,故而從原始的慾力來看,呈現出潛伏狀態。此一時期的男女兒童之間,在情感上較前疏遠,團體性活動多呈男女分離趨勢。

 

5兩性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以後)
  此時期開始時間,男生約在13歲,女生約在12歲,此時期個體性器官成熟生理上與心理上所顯示的特徵,兩性差異開始顯著。自此以後,性的需求轉向相似年齡的異性,開始有了兩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識,至此,性心理的發展以臻成熟。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榮格的人格理論,最主要是針對佛洛伊德理論中五種理念的批評與修 正,榮格在他的分析理論中提出五大論點。

 

 

 

1自我的功能
  榮格所指的自我不是從原始性本我分化出來的,也不是夾在本我與超我之間只發生作用。自我有其獨立性、連續性、和統合性;此三種特性是個體自幼在生活經驗中逐漸發展的形成的。自我之內雖然也有意識與潛意識之分,但兩者並不是衝突的,而是調和的。一個自我發展正常的人,也就是人格健康的人。

 

 

 

2自我潛意識
  個體的自我發展,有兩個本源;其中之一即為個人潛意識,其與佛洛伊德理論中所指相同,有的是從意識境界中被壓抑下去而不復記憶者,有的是出自本我而強度不夠,不為個體所知覺。無論屬於何種情形,潛意識中的不愉快經驗,積壓多了就會形成情結。

 

 

 

3集體潛意識
  自我發展的另一本源,稱之集體潛意識。其不屬於個人所有是人類在種族演化中長期留下的一種普遍存在的原始心像與觀念。榮格稱此種原始心像與觀念為原型。原型代代相傳,成為人類累積的經驗,此類種族性的經驗,留存在同族人的潛意識中,成為每一個體人格結構的基礎。

 

 

 

4人格內動力
  榮格將人格結構視為由很多兩極相對的內動力所形成,諸如:意識與前意識相對、昇華與壓抑相對、理性與非理性相對、個性內向與個性外向相對。既有相對,自然就會產生緊張、不安定、不平衡、的情形。此即榮格人格結構的內在動觀念。人格結構內相對力量係來自慾力,慾力促動的結果,自然會使個體人格結構中有失衡。在兩性相對的很多人格傾向中,榮格特別重視內向與外向兩極相對的性格傾向。

 

 

 

5人格的發展
  榮格認為人格發展是連續化、統合化、個別化的成長歷程,在成長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是將兩極相對的內在動力,逐漸趨於調和,並偏向較成熟的一方;個體發展由內在的兩極相對達到兩種融合的地步,即表示期人格發展已臻於成熟。榮格認為,人格發展臻於成熟的年齡,不在兒童期與青年期,而在30歲以後的成年期。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何謂個體化:

 

在網路可以找到答案,但我會用最簡單方式詮釋:

 

越來越成為自己

 

 

 

當你是女性,內在真正需要四個核心的男性Animus原型,當你是男性,內在真正需要四個核心的女性Anima原型。

 

 

 

四個女性核心原型:



    • 哈托爾(愛情女神):陶醉在官能的美和樂趣,

 

    • 慈禧:連接,有愛心,培育,

 

    • 高階祭司:沉思和直觀,

 

  • 赫斯提亞( 儲備電池原型):補和照料。

 

四個男性核心原型:



    • 魔術師:作為一個有遠見,創造現實根據你的大夢

 

    • 皇帝:把您想要的現實修成正果,建設和穩定您的帝國

 

    • 聖職者:成為一個大師/指南,

 

  • 綠人( 儲備電池原型):逃離偉大的戶外活動,打破了文明把我們的模具。

 

例如:

 

你的個性表現出赫斯提亞的原型,那麼最不擅長的原型是高階祭司,那是因為你都為別人付出,照料他人犧牲自己,無法了解自己為何要如此付出,失去直觀能力。當我們很累需要補充能量時,這時赫斯提亞原型就會出現,幫助我們打氣充能。

 

 

 

我們應該檢視自己現在以哪一種原型維持著生活,然後再逐步拓展認識你不熟悉的原型(面向),慢慢朝向自我個體化整合歷程,認識自己,接受自己,這樣才能找到方式去疼愛自己。共勉之~~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親密互動時,最苦惱的狀況莫過於「直覺對方心裡有事」,

 

 

可是「怎麼問都沒有答案」,常常越關心對方,

 

 

得到的回饋越令人難過。 

 

身邊很多女性都想不通:「明明說出來就沒事了,

 

 

偏偏對方死也不哼氣,讓人急到心臟病快要發作。」

 

 

然而另一半也感到很無辜:「無論說什麼,對方都不相信

 

 

自己真的沒事情。」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關鍵就在於兩性表達

 

 

和溝通方式不同,才會造成一大堆的誤會,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結果兩邊都認為對方 

 

「不可理喻」、「難以溝通」。事實上,許多研究都證實,

 

 

男女的溝通方式的確有很大的差異,如果不了解,

 

 

便很容易誤解對方的意思。 

 

曾經有個心理學家發展出一套「非語言訊息」

 

 

的敏感度測量錄影帶,所謂「非語言訊息」

 

 

包括四個部分:「眼光接觸」、「臉部表情」、

 

 

「肢體語言」,還有「聲音線索」,

 

 

結果發現,女性不但比男性擅長解讀 

 

「非語言訊息」,而且女性也比較常使用

 

 

「非語言訊息」來表達情緒感受。 

 

這就是為什麼女生常會覺得男生「表情怪怪的,

 

 

一定有事情瞞著自己」;相對的,男生也總是沒察覺女生

 

 

「生氣或不高興」,以致沒有適時關心回應,讓女生覺得對方

 

 

「根本不用心」,或是「完全不了解自己」。

 

再者,語言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人際溝通的時候,

 

 

「非語言訊息」(包括聲音語調等副語言)的傳達占了93﹪,

 

 

相較之下,「語言訊息」只占7﹪,因此,

 

 

學習看懂「非語言訊息」,是非常重要的。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dec/20/today-gender2.htm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學- 醞釀效應


 


在古希臘,國王讓人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但他又懷疑工匠


在王冠中摻了銀子。可問題是這頂王冠與當初交給金匠的一


樣重,誰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沒有搗鬼。國王把這個難題交


給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冥思苦想,他起初


嚐試了很多想法,但都失敗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邊他一


邊坐進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覺身體被輕輕地托


起,他突然恍然大悟,運用浮力原理解決了問題。不管是科


學家還是一般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發


現“把難題放在一邊,放上一段時間,才能得到滿意的答


案”這一現象。心理學家將其稱爲“醞釀效應”。阿基米德


發現浮力定律就是醞釀效應的經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一個難題束手無策,不知從何入


手,這時思維就進入了“醞釀階段”。直到有一天,當我們


抛開面前的問題去做其他的事情時,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卻


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令我們忍不住發出類似阿基米德的驚


歎,這時,“醞釀效應”就綻開了“思維之花”,結出


了“答案之果”。古代詩詞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正是這一心理的寫照。心理學家認爲,醞釀過程


中,存在潛在的意識層面推理,儲存在記憶裡的相關信息在


潛意識裡組合,人們之所以在休息的時候突然找到答案,是


因爲個體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緊張,忘記了個體前面不正確


的、導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創造性的思維狀態。因此,如


果你面臨一個難題,不妨先把它放在一邊,去和朋友散步、


喝茶,或許答案真的會“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


夫”。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entor  良師益友

 

 

 

「光明屬性」

 

1. 傳授智慧並精鍊學生的性格。

 

2. 取自The Odysseus的角色,他是Odysseus的忠實朋友,又是其子的良師。

 

3. 在藝術、商業和心靈修行等上值得信賴的導師。

 

4. 傳授智慧並精鍊學生的性格。

 

 

 

 

 

在伴侶宮中伴侶關係是Mentor  良師益友。

 

 

 

在關係中並無所謂的好關係、壞關係。

 

 

 

有人一開始是快樂的,但卻是以痛苦的方式結束,

 

 

 

有人是糾纏不對等的關係,最終協調溝通然後有個Happy Ending

 

 

 

在這裡兩個人同時是對方的老師,也是向對方學習的學生。

 

 

 

互相帶領,從雙人舞般的不協調到融和在韻律中。

 

 

 

當然也有人退學、休學,只是你在這裡面學習到什麼呢?

 

 

 

這才是重要的!

 

 

 

從開始選擇所謂良師時,就已奠定這段關係的基模了!!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理防衛機制亦同於心理防衛機制、心理防衛、自我防衛機制Self-defense Mechanism)、防衛機制、防衛機轉等指稱。

 

 

 

其為心理學名詞,最早見於佛洛依德(Freud)的文章《防禦性神經精神病》(The Neuro-Psychoses of Defence,1894)。美國Vaillant將其羅列的28種心理防衛機轉分為四類:精神病的防禦機轉、不成熟的防禦機轉、神經症性防禦機轉及成熟的防禦機轉。但是分類與分組的標準不明確,同一防衛機轉,不同學者可將其列入不同類別與級別。

 

 

 

在精神分析的理論中,心理防衛機轉是指「自我(ego)」的心理防衛作用,當人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用來應付挫折與不安的適應機轉,能夠在精神上達成某種妥協的一種心理過程。意即自我對本我的壓抑。

 

 

 

此種壓抑是自我的一種全然潛意識的自我防禦功能,大都在潛意識中進行,過程常常是無意識的。通常表現在人類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罪惡感等心理,試圖自我遮抑那些因擔心自我尊嚴受到貶抑、焦慮會不斷發生時出現的內驅力和情感,而有意無意使用的各種心理上的調整。

 

 

 

人們會使用防衛機制保護自己免於不可接受的思想或衝動,或某些令人焦慮的訊息,無論是正常人或精神病患者皆會在某些行為上使用心理防衛機轉,差別在於程度不同,這是「自我」避免思想及情感失控的方法,而根據每個人的人格特質、經驗或觀念不同,會呈現不同的防禦方式。

 

 

 

此概念來自精神分析理論中關於人類思想中存在多種力量進行互相對抗、鬥爭的假說。在生理上,心理防衛機轉被認為可以防止因各種心理打擊而引起的生理疾病或心理障礙,過分或錯誤的應用心理防衛機轉也可能帶來心理疾病。

 

 

 

 

 

自我防禦機制的特徵



  • 防禦機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們是無意識的或至少是部分無意識的,真正的防禦機制是無意識進行的。
  • 防禦機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過自我美化(價值提高)而保護自己及防護自己免於受傷害。從它的作用和性質來看,可分為積極的防禦機制和消極的防禦機制兩種。
  • 防禦機制似有自我欺騙的性質,即以掩飾或偽裝我們真正的動機,或否認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衝動、動作或記憶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禦機制是藉歪曲知覺、記憶、動作、動機及思維,或完全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禦自我免於焦慮。實際上,它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
  • 防禦機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們在維持正常心理健康狀態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禦功能作用改變的結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狀態。
  • 防禦機制可以單一地表達,也可多種機制同時使用。

 

按照心理成熟度分類

 

 



  • 自戀心理防衛機制(一級防衛機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它是一個人在嬰兒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機制。早期嬰兒的心理狀態,屬於自戀的,即只照顧自己,只 愛戀自己,不會關心他人,加之嬰兒的 “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輕易地否定、抹殺或歪曲事實,所以這些心理機制即為自戀心理機制。一名成年人還運用“自戀機制”來進行自我心理防禦,是很危險 的。
  • 不成熟心理防衛機制(二級防衛機制):此類機制出現于青春期,成年人中出現也是屬于正常的。包括內向投射、退行、幻想等。
  • 神經性心理防衛機制(三級防衛機制):這是兒童的“自我”機制進一步成熟,在兒童能逐漸分辨什麼是自己的衝動、欲望,什麼是實現的要求與規範之後,在處理內心掙扎時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機制。
  • 成熟心理防衛機制(四級防衛機制):是指“自我”發展成熟之後才能表現的防禦機制。其防禦的方法不但比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處理現實的困難、滿足自我的欲望與本能,也能為一般社會文化所接受。這種成熟的防衛機制包括壓抑、昇華、補償、幽默等。

 

按行為性質分類



  • 逃避性防衛機制:壓抑/潛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退化情感(regression)。
  • 自騙性防衛機制:此類防衛機制含有自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包括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儀式與抵消(ritual and undoing),隔離(isol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分裂(dissociation,歪曲 (distortion)。
  • 攻擊性防衛機制:轉移(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 代替性防衛機制:幻想(fantasy),補償(compensation)。
  • 建設性防衛機制:認同(identification),昇華(sublimation)。

 

參考文獻: 教育 WiKi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彌塞亞(救世者、救星)

這個原型和神力及神傳達救助慈愛的旨意之具體化有關。對所有基督教與猶太教徒來說,彌塞亞的原型也成為與心理學的行為相關了。複雜化的彌塞亞,如一個人確信其直覺,且在任何情況裡都變得一心以其精神之意旨,極端的傾聽內心聲音導致直接的致命行動。

 

 

 

 

 

「光明屬性」
1.
謙卑地服侍人們。
2.
有關於神聖能力的具體呈現以及拯救人類的任務。
3.
易沈迷於心靈上的目的,深信神需要他/她來做些事情。

 


 

 

我們常會不自覺對別人的問題涉入太多,對於來求助者的人都是有求必應,

 

自認除了自己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助他了。

 

當你幫了卻又達不到求助者的標準,那麼就會開始批判自己、攻擊自己,

 

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能量耗損。

 

覺察到自己有此原型人格者,請檢視一下到底能幫他多少,不要勉強自己。

 

對於求助者的要求,大都如浪潮般波波推來,你能幫他多少呢?

 

 

 

不如把心力放回自己,多關愛自己,多多救贖自己。

 

愛自己並不會太沉重!!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一次問我世界上什麼事最難。我說掙錢最難,他搖頭。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搖頭。我說我放棄,你告訴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說是認識你自己。的確,那些富於思想的哲學家們也都這麼說。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

 

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  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繫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鐘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暗示性越強。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瞭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借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緻入微、準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XXXXX往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檢查表(MMPI)後,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我的價值是個體生命能量的泉源,唯有欣賞自己與珍愛自己,我們的生命動力才會源源不絕,才能在自我內部建立一個平穩的運作系統,以便對現實生活的事務做具有創造性,合乎效用的調適。

 

「自我價值感」對於個體的情緒管理、思考模式、行為型態、人際關係、目標的設定和目標達成手段的選擇、成敗的定義和歸因傾向都有著分非常密切的關聯性。

高自尊與低自尊

 


  高自尊的人悅納自己,欣賞自己的優點,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所以能活的更誠實、更尊貴、更堅強、更有愛人的能力。而低自尊的人常會陷入:我不喜歡我自己,我覺得自己被傷害,並且在行為舉止之中透露出這種訊習,盲目的懲罰自己與別人,認為別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指責的焦點都落在別人的身上。

 

當一個人擁有較高的自我價值感時,便會主動去擴大他的空間,促進跟外界的聯繫,此舉有助於縮短他與人之間的距離,減少衝突,透過溝通、澄清來改善關係;而一個自我價值感低的人,常將責任歸諸他人,自我很容易讓情緒所淹沒,形成愁恨的工具,也容易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甚至於到了操縱別人的地步,使雙方都感到痛苦。他常常要用「愛別人」來取代「愛自己」,形成自卑、自貶、自憐,這種愛只是為了逃避面對自己的低自尊罷了。

  自我價值的提昇,能讓每個人虛心接納人的普遍的相同之處,更重要的是認可自己所擁有的獨特之處,當這樣的體認形成後,我們將不再拿別人來比較,並提供機會停止自我批判、自我懲罰。允許我們的每一個部份都有其光榮的價值,讓它能自由學習不斷成長而被別人接受,這是提高自尊的方式,也許在瞭解人人都有平等價值的過程中,我們仍會遭遇到一連串的問題,但我們將可以嘗試走出痛苦,進入喜歡自己也喜歡別人的境界中。

 

 

 

 

 

 

 

 

 

參考書: 吳就君(譯)(民83)家庭如何塑造人  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參考網站: http://www.tkgsh.tn.edu.tw/wpy/low-esteem.htm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煩惱, 

 

所以有許多人,不約而同地問了佛祖一樣的問題:
     
「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再煩憂?」

 

       佛祖給的答案都相同:    

 

     「只要放下,你就能不再煩惱。」 

 

      有個自以為聰明的人很不服氣, 

 

便專程去找佛祖,挑釁地問: 

 

       「世上有千千萬萬個人,就有千千萬萬種煩惱。
        
但是您給他們的解決方式都完全相同,那豈不是太可笑了?」
       

 

佛祖沒有生氣,只是反問男子:
       
「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做夢嗎?」 

 

       「當然會!」男子回答。

 

       「那麼,你每天晚上做的夢,都是一樣的嗎?」佛祖又問。

 

       「當然是不一樣的。」

 

       「你睡了千千萬萬次,就做了千千萬萬個夢。」 

 

佛祖微笑地說:
       
「但是要結束夢的方法,卻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醒過來』!」

 

       男子聽到佛祖的回答,啞口無言。

 

 

 

  人生有太多包袱, 

 

我們可以選擇將它一一扛在肩上,
     
也能選擇瀟灑地放下它們, 

 

而能否放下,則會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 
     
將繼續痛苦,還是可以享有幸福。

 

        想擺脫惡夢的糾纏,唯一的方式是「醒過來」; 
     
想忘卻人生的不順遂,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埃及對現代人而言是個失落的神秘王朝,金字塔、神廟,及木乃伊等事物總有一種讓人著迷的魅力。希羅多德曾經說過:「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埃及神話是圍繞著尼羅河而展開的,同時也把埃及國土的繁榮與法老的統治權聯繫在一起,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而今古埃及文明雖已消逝,但是留下來的文物至今仍然深深地吸引了許多的人想對這神秘的古國有更多的了解。

  藝術總與宗教信仰脫離不了關係,舉凡是米開朗基羅與教堂壁畫、或是達文西與最後的晚餐,許多藝術都以宗教為題材。而古埃及的藝術作品內容與其宗教信仰息息相關,我們可以在壁畫中見到各種神祇的畫像,以及他們充滿宗教儀式的日常生活。古埃及人認為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是一種生生不息的輪迴過程;整個生命的循環就像太陽一樣,週而復始的日出日落就像是生命的開始與結束、社會的興衰、法老的更替一樣。對古埃及人來說,而死亡並不是結束,它就像是奧賽里斯的死而復生或是尼羅河對農作物的摧毀與新生,是一個朝向全新的復甦之路的開始。這樣的觀念,不僅是與他們的宗教信仰密切相關,在埃及的藝術文化上佔了很大的比重。以下要談的部分便是關於埃及的象徵符號。

 


  符號(Symbol),是具有讓人可明瞭的象徵意義之圖像,但其又根基於語意學的基礎,簡單來說符號是同時具有圖像與文字的特質。但符號又跟圖像不同,符號並不像圖像那樣直接了然,它是需要經過學習才能瞭解其意義,例如像十字架之涵義,從沒聽聞過的人便無法瞭解它是基督教的象徵。若依照美國查爾斯.山德.皮爾斯的符號學理論更詳盡地分類,可分為三種--

  圖像(icon),是指與所代表對象同形或形似、有意義的符號(如照片、肖像);指示符號(index), 則與它所代表的對象之間沒有自然的類似性,只有經驗上的因果聯繫(如箭頭標記、時鐘代表時間、溫度計表示氣溫等);而在象徵符號(Symbol)中,其圖形與它所代表的對象之間既無任何自然類似性,也無經驗或邏輯上的聯繫,但是按照社會約定俗成的使用習慣,形成了一種表意關係(如交通標誌、作為愛情標誌的紅心、語言的隱喻)。

  古埃及文明中的象徵符號是屬於上述第三類,它的象徵涵義與實際上的自然物體並無直接的關係,只是透過神話而串聯起來,且多半是從象形文字發展過來的。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動物被視為神明,受到人們崇拜,甚至被賦予一些特性,不過其特性未必會與他們相關的神話,或是與現實中真實的動物有明顯關連,埃及的神便是如此。埃及的眾神多半為動物之形象,且各有其象徵符號,但是真實的動物卻未必有相同的特性。他們的神祇體系,大致上分為三大類--

有關於太陽神信仰的:

荷魯斯(Horus)、拉(Ra)、凱普里(Khepri)、阿圖姆(Atum)、阿蒙(Amun)。

有關於冥世信仰的:

奧賽里斯(Osiris)、阿努比斯(Anubis)、努特(Nut)、赫努姆(Khnum)、瑪特(Maat)。

有關於守護神信仰的:

敏(Min)、普塔(Ptah)、托特(Thoth)、赫努姆、穆特(Mut)、哈托爾(Hathor)、索貝克(Sobek)、孔蘇、阿蒙、賽特(Seth)、伊西斯(Isis)、瑪特、陶烏瑞特(Taweret)、畢斯(Bes)。

  其中埃及神明各自所象徵代表其化身的動物如下表:

獵鷹--拉、阿圖姆、荷魯斯、賽克爾。
朱鷺--托特。
禿鷹--內克赫柏特(Nekhebet)、瑪特。
燕子--伊西斯、奈芙西斯(Nephthys)。
公羊--阿蒙。
公牛--阿蒙、穆特、塞拉皮斯(Serapis)。
乳牛--努特、哈托爾。
鱷魚--索貝克。
豺狼--阿努比斯。
母獅--薛克梅特(Sekhmet)。
蠍子--塞爾克特(Selket)。
聖甲蟲--凱普里。
貓--巴絲特(Bast)。
河馬--陶烏瑞特。


  此後這些動物化身的神明形象,經過簡化,成為埃及象形文字中的一部份;後來更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合,如婚喪喜慶、墓室壁畫等,以做趨吉避凶之用途,最著名的例子為荷魯斯之眼(Eye of Horus。荷魯斯是古代埃及神話中的太陽神、法老的守護神,是王權的象徵,他的形象是鷹頭人身。根據神話,風暴之神賽特為了取代荷魯斯成為法老的守護神,他們之間發生了一場持續了長達八十年的戰鬥。在戰鬥中賽特挖出了荷魯斯的左眼,而後來經由月神托特的幫助,荷魯斯取回了他的眼睛,這便是荷魯斯之眼的由來。荷魯斯之眼被相信有治療和保護的能力,因此其符號被廣泛應用在護身符和墓室壁畫,及醫藥測量裝置上。

後來在十八世紀的共濟會標誌「全知之眼」(All Seeing Eye上,可發現類似從荷魯斯之眼轉化出來的概念--金字塔上無所不知的神眼。




  另一個被廣泛應用的象徵符號,是為「安卡」(Ankh,它同時也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字母,象徵生命。安卡在古埃及的墓地和藝術中常常出現--在壁畫中,部份古埃及的神手持安卡,或雙手各拿安卡交叉放於胸前;或是將安卡作為護身符,有時還會加上分別代表「力量」和「健康」的字母。


之後類似的符號,有現今十分普遍的、象徵女性、維納斯、金星的符號,極可能是從埃及流傳到羅馬,之後使用至今。


  象徵符號是屬於符號學的範疇,但實際上卻牽扯到語言學、藝術、文化等等層面,可說是集合人類智慧的結晶,彼此是密不可分,宗教更是造就象徵符號的推手之一。古埃及象徵符號除卻外表的圖形之外,若把文明視為承載文化訊息的符號系統,就表示透過對象徵符號的認識與解讀,更能了解當時人們生活的一些面貌;而經過後世的衍生與流傳,古老的符號產生多樣變化,並且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之中,那麼了解各文化的象徵符號,也便能避免觸碰到該文化的禁忌,進而尊重各國文明,這勢必是現今與未來重要的課題之一。

 

 

 

 

 

 

 

文章引用:http://tormentmoon.blogspot.com/2006/12/blog-post_19.html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是指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徵,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徵,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徵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等等。

 

它能使我們對其他人的知覺產生失真。人們在對他人形成印象時,有一種強烈的傾向就是假定對方與自己有相同之處,通俗的說就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比如心地善良的人總也不相信有人會加害於他;而敏感多疑的人,則往往會認為別人不懷好意。

 

投射使人們傾向於按照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來察覺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觀察者的真實情況進行查覺。當觀察者與觀察物件十分相像時,觀察者會很準確,但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知覺準確,而是因為此時的被觀察者與自己相似。因此,造成了他們的發現是正確的。投射效應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心理偏差,辯證地、一分為二地去對待別人和對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應的良方。

 

 

 

投射效應 – 表現形式

 

 

 

一般來說,投射效應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兩種:

 

一是感情投射,即認為別人的好惡與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徵硬納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加以理解。比如,自己喜歡某一事物,跟他人談論的話題總是離不開這件事,不管別人是不是感興趣、能不能聽進去。引不起別人共鳴,就認為是別人不給面子,或不理解自己。

 

二是認知缺乏客觀性,比如,有的人對自己喜歡的人或事越來越喜歡,越看優點越多;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或事越來越討厭,越看缺點越多。因而表現出過分地贊揚和吹捧自己喜歡的人或事,過分地指責甚至中傷自己所厭惡的人或事。這種認為自己喜歡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討厭的人或事是醜惡的,並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這些人或事上進行美化或醜化的心理傾向,失去了人際溝通中認知的客觀性,從而造成主觀臆斷並陷入偏見的泥潭。

 

 

 

投射效應 – 實驗

 

 

 

心理學家羅斯做過這樣的實驗來研究投射效應,在80名參加實驗的大學生中徵求意見,問他們是否願意背著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裡走動。結果,48名大學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園內走動,並且認為大部分學生都會樂意背,而拒絕背牌的學生則普遍認為,只有少數學生願意背。可見,這些學生將自己的態度投射到其他學生身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種典型的投射效應。當別人的行為與我們不同時,我們習慣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行為,認為別人的行為違反一般;喜歡嫉妒的人常常將別人行為的動機歸納為嫉妒,如果別人對他稍不恭敬,他便覺得別人在嫉妒自己。

 

 

 

投射效應 – 心理學案例分析

 

 

 

(一)在一家出版社的選題討論中,出現了這樣一種有趣的現象:

 

編輯們列出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選題分別為:

 

編輯A正在參加成人教育以攻讀第二學位,他選的是《怎樣寫畢業論文》;

 

編輯B的女兒正在上幼稚園,她的選題是"學齡前兒童教育叢書"

 

編輯C是圍棋迷,他的選題是《聶衛平棋路分析》……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徵(如個性、好惡、欲望、觀念、情緒等)歸屬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徵,如:自己喜歡說謊,就認為別人也總是在騙自己;自己自我感覺良好,就認為別人也都認為自己很出色……心理學家們稱這種心理現象為"投射效應"

 

由於投射效應的存在,我們常常可以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中來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徵。

 

(二)宋代著名學者蘇東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蘇東坡去拜訪佛印,與佛印相對而坐,蘇東坡對佛印開玩笑說:"我看見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則微笑著說:" 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蘇東坡覺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後,蘇東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這件事,蘇小妹說:"哥哥你錯了。佛家說’佛心自現’,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麼。"

 

由於人都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有一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別人做出的推測都是比較正確的,但是,人畢竟有差異,因此推測總會有出錯的時候。

 

 

 

投射效應 – 常發生的情況

 

 

 

一般說來,投射作用主要在以下兩種情況下發生:

 

1.對方的年齡、職業、社會地位、身份、性別等等與自己相同。人們總是相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認為同一個群體的人總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徵,因此,在認識和評估與自己同屬一個群體的人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是實事求是地根據自己的觀察所得到的資訊來判斷,而是想當然地把自己的特徵投射到別人身上;另外,人們總是喜歡評估與自己有某些相同特徵的人,總是習慣於與這些人進行比較,但是,人們又不希望在比較中自己總是落敗,處於不利之地,而投射作用在此正好起了一個保護作用,把自己的特點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和別人就都一樣了,沒有什麼區別,自己不錯,別人也好不了。

 

2.當人們發現自己有某些不好的特徵的時候,為了尋求心理平衡,就會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徵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這些惡習或觀念。成語“五十步笑百步”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自己因為臨陣逃脫而覺得難堪,是怯懦的表現,心理很不舒服,突然發現別人比自己逃得更遠,便大肆嘲笑,以減輕自己心裡的不安。這時候,投射作用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措施,這樣做可以保證個人心靈的安寧,但往往影響自己對人和事的正確判斷。在這種時候,人們更喜歡把自己所具有的那些不好的特徵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或者比自己強得多的人身上,這樣一來,心裡的不安就會大減,因為名人尚且不可避免地具有這些特徵呢,何況我一個無名小卒?

 

 

 

投射效應 – 啟示

 

 

 

由於投射效應的存在,我們常常可以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中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理特徵。由於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對別人做出的推測都是比較正確的,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與人之間畢竟有差異,不考慮個體差異,胡亂的投射一番,就會出現錯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錯誤地將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喜歡的人,以為別人也喜歡;父母總喜歡為子女設計前途、選擇學校和職業,絲毫不顧忌孩子的興趣愛好與特長,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到子女身上……我們得記住,人與人之間既有共性,又各有個性,如果投射效應過於嚴重,總是以已度人,那麼我們將無法真正了解別人,也無法真正了解自己。

 

 

 

文章來源: MBA智庫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左腦管右邊的身體,右腦管左邊的身體,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一個正常人的腦,透過其間的連結組織(胼支體)交換兩個腦的訊息,因此正常的人是同時使用左右大腦半球的。

 

 

 

左腦掌管語言邏輯分析,右腦掌管直覺圖像感覺。代數運算是左腦,幾何圖形是右腦。聽話語是左腦,聽音樂是右腦。理性是左腦,感性是右腦。



 

左右腦是相對性的,左腦的優點就是右腦的不足,右腦的優點就是左腦的不足。所以左右腦要相輔相成,而不是互相在爭奪主控權。相輔相成有次第,有時右腦先左腦後,有時左腦先右腦後。像做一份研究報告就是右腦先找靈感,左腦加以確證。像學中文輸入,左腦先學知鍵盤位置,指法熟練後成為直覺,就是右腦接管。

 

左腦:

被稱為「知性腦」、「說話的腦」。

 

左腦與右半身的神經系統相連,掌管其運動、知覺,因此,右耳、右視野的主宰。

 

最大的特徵在於具有語言中樞,掌管說話、領會文字、數字、作文、邏輯、判斷、分析、直線,因此能夠把複雜的事物分析為單純的要素。

 

比較偏向理性思考。

 

 

 

左腦專司功能

 

說話

 

閱讀

 

寫字

 

綜合性的語言記憶

 

抽象的分類

 

學習音樂的能力

 

連續性的細微動作

 

一次可看見一項以上的事物

 

詳細畫面

 

 

 

右腦:

 

被稱為「藝術腦」、「沈默的腦」。

 

右腦與左半身的神經系統相連,掌管其運動、知覺,因此,左耳、左視野的主宰。

 

右腦掌管圖像、感覺,具有鑑賞繪畫、音樂等能力,

 

具有韻律、想像、顏色、大小、形態、空間、創造力……。

 

負擔較多情緒處理。 比較偏向直覺思考。

 

 

 

右腦專司功能

 

閱讀中能掌握蘊藏(比喻)的含義

 

容貌識別

 

身體左側及視覺空間的合一

 

空間知覺

 

路徑探索能力

 

視覺結果

 

音樂的感覺

 

綜合記憶的形成能分辨左右

 

適當畫面的形成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容格的曼陀羅學說:

 

 

 

1) 1934年的<個體化過程的經驗>:收集榮格一位女病人24幅夢曼陀羅的畫作,是這位深具藝術天份與文化素養的女士自我探索過程的系列作品,榮格以之作為「個體化過程之曼陀羅」的代表作。

 

 

 

2) 1938年的<關於曼陀羅象徵>:收集了54幅曼陀羅畫,大多數是榮格的病人的曼陀羅畫,最重要的幾幅來自西藏佛教、易經、那瓦荷印地安人、基督教、羅馬與埃及等古文明。榮格比較這些圖畫的近似之處,以之說明曼陀羅是來自於不同文明、不同時代與不同心境,但卻源自於人類「集體潛意識」的內在圖形。

 

榮格區分個體化的曼陀羅(Individuelle Mandalas)與宗教儀式上的曼陀羅(Kultische Mandalas)。

 

個體曼陀羅則出自畫者的直覺靈感,榮格所收集的大多數個體曼陀羅是來他的病人所畫的曼陀羅。

 

容格告訴我們在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各種不同的人格整合的階段,在這些階段中無意識透過夢、象徵、超自然的巧合現象…等,呼喚、指引我們,讓我們統合這兩者的對立狀態而獲得成長,而在人格整合的階段,類似一種祭祀犧牲,他經歷支解—死亡—再生的過程也就是一般人所經歷的生病—折磨—死亡—再生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個人就有如煉金師一般,在整合二元對立的衝突中達到精神上的轉化,成為一個全新的被整合的自己,然而在這個整合階段中,會經歷一種完全被無意識完全吞沒的狀態(即宗教所說的靈魂的黑夜),這時候一個帶領者(即老師)是非常重要的,他帶領當事人安然的走過這個階段以協助其”復活”或”重生”。經過這個淨化階段後,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新人格的誕生;而教育的作用即是幫助學生完整地走過整個階段去發展、統整,形成一個更健全更適合他們表達需要的人格且鼓勵他們運用想像或其他創造性的方法和自己的潛意識(靈魂)溝通去平衡、療癒自己。

 

簡言之,每個個體在「成為自己」的過程,都有許多迂迴曲折混亂的時候。在這些時候,心靈往往會自發的湧現一些曼陀羅圖像。這些曼陀羅圖像既具象化心靈的當下狀況,也往往隱含著一種自我療癒的「平衡作用」:圓形與方形之共構秩序呈現來自於深層心靈(本我)的原型圖案,而方圓之內與之外的內容,則紀錄著畫者當下自我所執的「現實心境」之複雜多元面向

 

而老師就像一個煉金師般在幫助學生轉化和提升他們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內在自我,歷練得更完整與豐富。因此,授教者同時也是被教育者,這是一種動態的開放、互動的教育狀態。

 

人們應該開放自己不斷的學習及受教,經由不斷地破碎與重生的過程就像一個層層疊疊的曼陀羅(人類對於宇宙和原型)是一個不斷循環演進的過程而它不斷演進的目標是達成一個整合種種分裂(二元對立狀態)的完滿自信。

 

 

 

參考資料

 

榮格  

 

榮格《夢與夢的解析》《曼陀羅》《黃金之花的秘密---道教內丹學引論》《黃金之花的秘密》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和尚,時常輕視飽經風霜的老人

 

    一天,他和師父倆同遊郊外的林園。青年和尚順手摘一朵鮮花,說:「師父,我們青年人就像這朵鮮花一樣,

 

洋溢著生命的活力。你們老人家,怎麼能和青年人相比呢?」

 

    師父聽罷,沉思了一會兒,再經過果樹林旁的時候,順便摘下一顆核桃,托在掌心裏說道:「孩子,你比喻的不錯。如果你是鮮花,我就是這乾皺的果實。不過,事實告訴人們:鮮花,喜歡讓生命顯露在眩目的花瓣上;而果實,卻愛把生命凝結在深藏的種子裏!」

 

    年輕和尚還不服氣:「要是沒有鮮花,哪兒來的果實呢?」

 

   師父哈哈大笑:「是啊,所有的果實都曾經是鮮花;然而,卻不是所有的鮮花都能夠成為果實!」

 

 

 

  醍醐灌頂

 

      不是所有的鮮花都能夠成為果實,只是那些肯拼搏的人,才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文章標籤

孟繼芬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